根據臨床經驗,以下這10種人為高危險群,應該及早參加大腸直腸癌的篩檢:
1. 年齡在40歲以上,不論男女。
2. 本人過去有息肉或得過腸癌者。
3. 本人過去患有潰瘍性結腸炎者。
4. 女性得到胃癌、卵巢癌、乳癌、甲狀腺癌者。
5. 本人接受過輸尿管與乙狀結腸吻合術者。
6. 家中有至親患過大腸癌者。
7. 有家族性息肉群症之病史者。
8. 家中至親,得過胃癌、卵巢癌、乳癌者。
9. 家中有兩人以上得過癌症者。
目前美國癌症協會建議,一般民眾年滿50歲以上者,應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 每5~10年接受結腸鏡檢查。高危險群病人如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應每2年接受 1次大腸鏡檢查,同時對可疑部位做切片檢查。對患有家族性多發性息肉症候群的患者,則應自10歲起每年接受乙狀結腸鏡檢查,直到40歲為止。40歲以後改為每3年 做一次,同時也應每1~3年接受上腸胃道檢查確認有無息肉。
對有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的人來說,當他有一個一等親的親屬罹患大腸直腸癌時, 他本人就應該自35~40歲起,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及肛門直腸指檢,並且每 5~10年接受結腸鏡檢查。
若有兩個一等親的親屬罹患大腸直腸癌時,則應自35~40歲起,或自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親屬發病年齡減5歲的年紀開始,每3~5年接受大腸鏡檢查。若有3個 一等親的親屬罹患大腸直腸癌,或是有一等親的親屬在30歲以前罹患大腸直腸癌時,則應考慮家族性息肉性大腸症候群或遺傳性非息肉性大腸直腸癌的可能性。
一、飲食:
1. 大腸直腸癌之形成,與肉食、高脂肪食物、低纖維食物之飲食習慣有密切關係。
2. 飲食攝取充足的鈣與硒,可能有助於大腸直腸癌的預防,因為鈣可與腸道中之膽酸、脂肪酸結合而使之成不可吸收之鈣加過量的防腐劑、保色劑、色素或其它
不合規定的添加物,偏食造成營養不均衡,過量飲酒,都有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罹患率。
二、基因與遺傳:
大腸直腸癌病人的直系血親,得大腸直腸癌及腺瘤的機會比正常人高數倍,而國內大腸直腸癌病人的好發年齡在30歲以前有一個尖峰期,也應與遺傳有關。
三、惡性變化:
大腸病變潰瘍性結腸炎及Crohn氏病都有很高機率產生惡性變化,而以前者為最,且病程愈久,範圍愈大,則惡性變化的機率愈高,而大腸息肉也有相當的 比例會發展成大腸癌。
四、其他癌症的影響:
曾得過甲狀腺癌、乳癌、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者,其罹患大腸直腸癌的機會也增高,可能亦與內分泌素有關。
五、膽囊切除:
約三分之二的文獻認為,膽囊切除後罹患大腸癌者,尤其是切除右側膽囊者,發生機率會增加,可能與膽汁在腸道內代謝的改變有關。
1. 腫瘤的位置不同,引發的症狀也會不一樣。
2. 右側大腸直腸癌—腹痛最常見,體重減輕、腹脹及貧血次之。
3. 左側大腸直腸癌—大便習慣改變最常見,腹痛及直腸出血次之。
4. 直腸癌—肛門出血最常見,大便習慣改變或是疲倦、厭食和體重減輕,下述症狀則與轉移部位有關,黃疸和右上腹痛可能表示肝轉移;腹脹造成原因為腹水或右側
大腸腫塊;背痛可能是癌症轉移至骨或腹主動脈旁之淋巴腺;咳嗽和肋膜積水則是肺部轉移的症狀。
評估病人應從病史開始,包括過去的症狀及新進的改變。完整的家族史包括盡可能研究其家族中大腸直腸癌或瘜肉相關病史,再加上理學評估、血液學及生化檢驗
方面評估。例如肛診發現病人有痔瘡時並不一定為最終診斷,而須配合其年齡的考量,內視鏡檢查或x光檢查則依病人的症狀和原因作決定。
針對有排便習慣改變或直腸出血者,可直接做大腸鏡或大腸鋇劑攝影評估,軟式乙狀結腸鏡較適合運用在年輕病患合併直腸出血和無大腸直腸癌或腺性瘜肉家族史患者。
1. 手術: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2. 化學治療:輔助性化學治療,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的化學治療。
3. 放射治療:對於大腸直腸癌的輔助性治療,目前認為有顯著幫助的主要是手術後放射治療。
1. 篩檢:篩檢(screening)和監測(sur-veillance),篩檢針對的是一個非特定的人群(population),反之,監測則是針對腫瘤性病變的病人或某特定高
危險群, 如具有大腸癌的家族史或有潰瘍性結腸炎病史者加以定期追蹤檢查。
2. 大便潛血反應測試:所謂潛血的反應, 是偵測肉眼看不出的大便出血現象。陽性反應的原因可能是食物中含有過氧化酵素活性或是良性胃腸道出血,例如痔瘡、憩室
或胃腸道瘜肉或腫瘤出血。陰性反應可能是沒有胃腸道出血或出血未超過一定上限,也可能是腫瘤病變的出血為間歇性。
3. 肛門指診和硬式乙狀結腸鏡:在台灣, 大腸直腸外科門診檢查,包括肛診及硬式乙狀結腸鏡,因為約半數的大腸直腸癌位於肛門指診可檢查出的範圍內,而約半數
的大腸直腸癌位於硬式乙狀結腸鏡可檢查出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