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調適
從得知罹患乳癌起,病友的人生便有了很大的不同。在診斷和治療為期將近一年的時間,幾乎是跟著醫師的腳步在走,以四十五歲 到五十五歲的好發期而論,患者的家庭中,孩子多數還在求學階段,可能因為治療而斷了工作與收入,病友不但身體要承受手術與化療的痛苦,心理上更需負担身體變化、 轉移復發、配偶關係、孩子照顧、家庭經濟等各方面的壓力,要如何配合來防止乳癌復發?還能擁有規律的性生活嗎?妳如何對抗揮之不去的身心疲勞?以及尚需輔導的 兒女?這些問題哪能讓病友好好休養,甚至繼續承担家庭的責任,人生從此就變成黑白了嗎?
作為一個乳癌活存者,要拖著疲憊的身心扛起責任,有時候很無助,往往不是一個人的力量可以做得到的,陽光依然存在,你是躲 在屋內不想見它,還是走出去擁抱它、接受它的洗禮,這一步要跨出去還是縮回來,是可以藉由外力幫忙的,因為你並不孤單,還有許許多多的姐妹走過和妳相同的路, 她們以及一直照護她們的醫護會在妳人生的另一條旅途和妳相互扶持,一起來克服生活中的種種障礙,重拾自信與光彩,勇敢的面對生命的挑戰,並結合家庭與社會的力量 相互幫忙,讓更多的病友姐妹們在走過治療之後,還能繼續擁有彩色的人生。
如果你的家人也是乳癌病友,請陪伴她,分享她的感受,她悲傷、哭泣、甚至絕望也無妨。請牽引她,帶她出遊、拜訪親友,參加 醫院創辦的相關社團,讓有經驗的姐妹們與她作伴,分享別人處事的過程,一起學習相關醫療資訊,保健自己的身體,再一起出遊踏青,擁抱生命中不曾失去的陽光。
10月初時,英國一則外電新聞報導,有一位罹患晚期乳癌的媽媽寫下100個叮嚀給丈夫及兩個兒子,鼓勵孩子多參加學校活動、請丈夫每晚親吻孩子道晚安、禁止他們吸菸等,也希望孩子找到四葉的幸運草、請他們務必去自己最愛的海灘上走走。
身為治療乳癌的醫師,讀到這樣的報導感到很甜蜜,也有些傷感,甜蜜的是,感受到母親的愛與期待;感傷的是,希望可以幫助病人與乳癌奮戰,爭取時間和生機。
乳癌是台灣發生率最高癌症,早期發現,治癒率高,但每年仍約有500名的患者在發現時,已是晚期。晚期治療的主幹為化療,但成效沒有早期好,常會發現疾病控制了一陣子又惡化,當發生這樣的情況時,醫師不免擔心是否遇到抗藥性的瓶頸。
簡單來說,抗藥性就是已經用過的化療藥物再重複使用時,癌細胞會發生突變,造成抗癌藥物無法與之結合,且一旦發生抗藥性時,癌細胞還可以把藥物從細胞內排出去,造成抗癌藥物失去抗癌的效果。
從1980年的化療藥物「小紅莓」,到90年的「紫杉醇」後,幾乎有10年時間,醫界沒有新類別的化療藥物。直到科學家在東非發現一種新的菌株,能產生具有細胞毒性的代謝物,稱為Epothilone(伊波希隆),目前有多種屬於這一類的化療藥物在研發,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已核准其中一種上市,台灣也在2009年底引進。根據試驗,有超過3成的晚期乳癌患者,在產生抗藥性後,對於此類的新藥有反應。
晚期的乳癌治療雖然無法根治癌症,但希望讓患者透過治療而擁有生活品質、延長無疾病的存活期,尤其當疾病獲得控制時,可以緩解因腫瘤產生的喘、壓迫、痛、積水等不適症狀。許多晚期的患者仍然可以出外走走,享受生活。
因此鼓勵晚期乳癌的患者,除了留給所愛的人一些叮嚀之外,也別忘了留給自己治療的機會。
(以上內容參考引用 自由時報/振興復健醫學中心乳房外科主任 常傳訓醫師專文)
本來預定談女性殺手—「乳癌」可是今天最想跟大家談「尋找一個圓滿的人生」。
我們一輩子都在想要一個圓滿的人生,可是到底什麼是圓滿的人生呢?
每一個人、每一刻的要求都不一樣。
有一天,我問高三的女兒跟國一的兒子:「你們對我有什麼要求?」
女兒說:「不要對我們大吼小叫。」
兒子說:「零用錢要按時發。」
我希望讀北一女的女兒能讀第三類組考醫科,女兒則說那是你要的不是我要的。
女兒有她自己的想法,想讀台大,問她要讀哪個科系,她說隨便。
孩子的想法,往往是不受我們左右的。
我們一輩子都想要一個我們想要的圓滿人生。
試問人生的過程中,我們想要的目標是什麼,什麼是可以滿足的。
有一天我問孩子會不會跳樓,孩子說:「不知道。」
問他那些人想跳樓的時候不會想到父母嗎?
他說:「人會跳樓,就是過不去了,怎麼還會想到父母?」
人生下來希望做任何事能有人讚美,有人肯定。
如果我們沒想通,沒好好過日子,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我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很希望孩子能跟教會保持密切的關係,孩子也從小就在教會。
有一天我問孩子會不會一輩子都在教會,孩子說:「要看情況。」
可見我們沒辦法決定孩子的前途及他們的下一步。
得乳癌最大的原因就是壓力,我們要好好了解這問題。
而得乳癌後最大、最嚴重的問題是把乳房拿掉,在治療上不得不如此,但在臨床上有人乳房拿掉後,就自殺了。
有的人就是會採取如此激烈的手段,你醫術再好,病人自殺了,你還是會很遺憾。
為何有壓力?通常是覺得我做不來,負擔超過能力所及的事情,就會有壓力。
為何會這樣?因人有靈、魂、體,也就是平常說的靈、心、身。
病人的問題很多啊,不是只有肉體而已,還有魂。
何謂魂,就是心,魂分三部分,心思、情感、意志。
人有壓力就會不滿足。魂會出問題,心就會出問題。
人為什麼想讀心理方面的書,因為想解決魂上的問題,要了解魂的問題,
很難勝出是因為我們太會擔心,太會焦慮,太會憂愁,會考慮許多,
魂如何勝出,另一個重要的是靈,什麼是靈,靈就是良心、知覺、平安。
所以說乳房會生病除了壓力外,還有心。
人最大的問題是快不快樂,我們做父母的每天會要求孩子,早點睡覺,早點起床,功課要寫,
上課要認真。孩子會說:「我不快樂,為什麼不能打球,為什麼不能玩。」
父母說:「認真讀書,才會有好前途,才可以爬高一點的位置,賺多點錢。
所以生病了、老了,才可以買貴一點的、好一點的藥啊!」這是個瘋的人生啊!
我的心情有起伏時,只要到教會聚會,回到靈時,就可以釋放。
人沒有絕對完整的人,在教會聚會這刻你說話時,靈是活的。
可是下一刻得回到醫院,看到病人跟她們說,妳得的是乳癌,妳要做切片、要開刀、要做化療。
在醫院病人看到我都很痛苦,看我說話好像是等著要宣判死刑。
我給人的是陰影,是壓力,那就是死亡,我對人說的不是生命,是死亡,在那一刻靈是死的。
我常會停診去教會,參加聚會讀聖經,這時沒有體,只有靈的部分,
靈的東西會使你興奮,會釋放腦內嗎啡,快樂生活,就不會沉悶。
圓滿人生可以這樣解釋:
[人的生命]分靈、魂、體。屬人、短暫、受造、必朽壞、會衰殘。
[神的生命]是神聖、永遠、非受造、不能朽壞、不能衰殘。
靈是可以轉換的,我們常會忘記。如孩子不小心犯錯記過,你可以轉換到生命來看。
例如:有一天,我的兒子被記二個小過,我說:「不錯,只記小過,不是記大過。」
然後又有一天我把三個小孩在上學前叫到面前說:「你們都是天才,天才也要努力,也要守規矩,跟著學校進度知道嗎?」
孩子要上學,我說:「天才再見。」是不是天才一點都不重要,是你用生命來看了。
有的父母會說你怎麼考的這麼差,甚至怒罵孩子,罵孩子時就是死亡,鼓勵就是生命。
當人在生氣時可以如何做?當你在生氣時,可做轉換式的操練,例如我信基督,當生氣時就轉換一個環境。
如果很生氣想罵人,此時我會說:「喔!主耶穌」,內心想著:「主啊!我做不來,請你幫我。」
我們認識靈這部分了嗎?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子女是活得快樂的。
但是常常有些人是活著,而靈卻是死的,我們每個人都有靈,沒常用會生鏽、遲鈍,會不知如何用。
每部分都要很健康,人不是只有身體會生病,魂也會生病,靈也會生病。
我們要了解這點,去改善它,才能真正幫助到我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