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duction

  專題報導

達文西機械手臂在泌尿外科上的運用: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    
文/王曉暹(泌尿部主任)、謝啟誠(泌尿部一般泌尿科主任)、蔡昇翰(泌尿部微創手術科主任)   圖片提供/泌尿部


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歷史沿革

腹腔鏡手術是上個世紀影響外科界最大的技術躍進,讓以往big surgeon, big wound的舊思維轉變成追求創傷低、恢復快的微創手術。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腹腔鏡手術仍然遇到難以跨越的技術高牆,包括:
1、二維視野缺乏立體感。
2、手術器械自由度不夠。
3、操作者的疲勞與震顫在腹腔鏡中放大。

為了解決腹腔鏡的不足,加以機械工程的進步,開始有學者研究機器人技術導入手術的可行性,在 1989年與1994年分別有AESOP與ZEUS兩套醫療機器人系統通過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批准使用,確實提升了手術中的距離控制與抓持穩定。2000年Intuitive Surgical公司挾史丹佛(Stanford) 大學與美國太空總署的技術與資金研發了da Vinci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並通過FDA認證,才開啟了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的黃金時代。目前全球約有3700台達文西機械手臂在手術室提供臨床服務,這個數字仍然在不斷往上累加。

目前達文西機械手臂已經進展到第四代,除了提供解析度更高的三維立體視覺以外,仿真手腕的高自由度與震顫過濾技術大大提供醫師對於手術過程的掌握。以往認為難以進行的腹腔鏡手術,也藉由機械手臂的輔助得以進行,大大拓展了微創手術的適應症。


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手術歷史沿革

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在全球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排名第六。雖然台灣男攝護腺癌罹患率不及歐美,不過隨著社會高齡化與西式飲食普及,攝護腺癌的發生仍然逐年上升。

攝護腺根除手術(radical prostatectomy)是治療侷限性攝護腺癌的黃金標準。一直以來由於男性骨盆腔狹窄與血管叢豐富,傳統的恥骨後開腹(retropubic)或經會陰(perineal)的手術路徑很難避免術中出血以及術後勃起與禁尿功能的影響。

1980年代,腹腔鏡手術的成熟開啟外科手術的微創時代,由於切口小,疼痛少,恢復快等優勢讓各個外科領域趨之若鶩。首例的腹腔鏡攝護腺根除術(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也在1992年由Schuessler 醫師完成,加以法國醫師Guillonneau 對手術技巧的改良,讓LRP在攝護腺癌治療上佔有一席之地。但是LRP的學習複雜而困難,被公認為泌尿科最困難的手術之一,加以腹腔鏡先天的缺陷限制了LRP的廣泛應用。

直到2000 年FDA核准達文西機械手臂使用後,同年Binder與Kramer兩位醫師首次發表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的病例報告。目前全球3700台的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其中一半左右進行的是攝護腺根除手術,足見機械手臂在攝護腺癌手術的廣泛應用。相較於傳統與腹腔鏡術式,機械手臂輔助能夠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但是術中的出血更少,勃起功能與禁尿功能的恢復則更具優勢,因而目前在攝護腺癌盛行的歐美,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的大量應用漸漸取代傳統與腹腔鏡的地位。

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最大的問題是高昂的成本與價格,對患者經濟上造成不小的負擔。健保署自 民國 106 年起開始對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手術提供了部分給付,為攝護腺癌患者福音。


案例

一、腎臟泌尿上皮癌症案例,57歲男性,經本院檢查確診為右側腎盂泌尿上皮癌(分級pTaN0M0),由謝啟誠科主任收治,於民國106年12月30日經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右腎輸尿管膀胱袖口切除手術,手術出血少於150cc,術後恢復良好,於手術後第9天出院。

二、攝護腺癌症案例,60歲男性,經本院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分級Gleason’s grade 4+3),由王曉暹部主任收治,於民國107年1月13日經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根治性攝護腺切除手術及周邊淋巴組織切除,手術出血少於300cc,恢復良好,於術後第7天即拔除尿管、第9天出院。尿失禁於1個月內恢復,目前門診追踪中。

結語

攝護腺癌是國人男性常見的癌症,機械手臂輔助攝護腺根除術提供了侷限性攝護腺癌治療的新選擇,能夠提供與傳統手術相同的療效與更低的併發症發生。建議您與泌尿科醫師討論相關的治療選擇與細節,齊心守護您的健康。